农期的拼音、解释、组词

农期的简介:

nóng qī/jī
1.农时。

  • AI解释

农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周期或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和季节进行的时间安排。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人们需要根据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作物生长周期等因素来规划种植、收获等活动。

详细解释

  • 含义: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时间安排或者遵循农业生产规律所设定的特定时期。
  • 重要性:合理安排农期对于确保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粮食安全。
  • 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作物种类以及当地的农业技术等。

造句

  1. “为了保证来年的丰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农期计划。”
  2. “春季正是春播的好时节,我们要根据农期安排好种植工作。”
  3. “合理规划农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一步。”
  4. “农民们依据农期指导进行田间管理,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
  5. “通过优化农期安排,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农期”这一词汇。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qī,j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