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头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殿头官的简介:
diàn tóu/tou guān
1.在殿上任宣召等事的内侍官。
1.在殿上任宣召等事的内侍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皇帝上朝时,在殿头传旨令的官员。《大宋宣和遗事.亨集》:「皇帝驾坐不多时,有殿头官身穿紫窄衫,腰系金铜带,踏著金阶,口传圣旨道:『有事但奏,无事卷班。』」《水浒传》第一回:「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殿头官》,古代中国官职名称,是皇宫禁卫军中的一种职位,主要负责在皇帝登基、册封、祭祀等重要仪式上引导行列或进行礼仪监督工作。这个职位属于宫廷内侍人员之一。
详细解释
-
职务背景:殿头官主要职责是在皇宫举行的一些重大典礼和仪式中担任引导和监督的角色,确保整个过程按照规定程序顺利进行。
-
地位与角色:虽然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但因其直接服务于皇帝并参与宫廷重要事务,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
选拔方式:殿头官通常由忠诚可靠、品行端正且精通礼仪的人选担任,可能通过内部推荐或选拔考试等方式产生。
-
文化意义:这一职位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礼仪制度的重视,也反映了宫廷内部结构和等级关系。
造句
- 在皇帝登基大典上,殿头官身着华丽服饰,手持金棒,在前引领众臣有序进入太和殿。
- 每逢端午节龙舟赛时,殿头官都要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并确保参赛队伍的仪仗队按规定顺序入场。
- 朝廷举行册封新皇后的仪式时,殿头官会与其他内侍一起站在两侧,监督整个过程以保证一切井然有序。
- 祭祀天地神灵的重要日子,殿头官会在祭坛前指导参与者的行礼动作,确保整个祭祀活动庄严肃穆。
- 由于殿头官在礼仪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处理各种宫廷仪式上往往能够提供专业建议。
分词解释
殿
diàn
1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2 〔~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3 在最后:~后。~军。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官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