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功罪的简介:
gōng zuì
1.犹功过。
1.犹功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功劳和罪过。如:「他擅自决定工作方向,虽然取得不错的绩效,却只是功罪相抵罢了。」元.张国宾《薛仁贵》第四折:「父亲,您孩儿跨海征辽,曾立下五十四件功劳。争些儿被总管张士贵白赖去了。若非军师大人定夺功罪,您孩儿岂有今日。」
词语解析
功罪(gōng zuì):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指代一个人或某件事情所取得的成绩和犯下的错误。在中文语境中,"功罪"是对行为结果的一种辩证性评价方式,既考虑了正面的积极成果,也考察了负面的不良影响。
- 正面含义:强调的是对社会、个人、组织等有益的行为或成就。
- 反面含义:指的是导致负面影响的行为或决策。
在实际使用中,"功罪"一词常用于历史评价、人物评述或者事务分析中。比如,在讨论某人的历史贡献与失误时,人们会综合考量其所有行为的利弊得失来做出判断。
造句
- 尽管他在科研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个人道德问题,我们还是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他是个功臣。
- 古代帝王往往有大功大罪,既立下赫赫战功,又可能滥杀无辜。
- 这次项目成功完成了80%,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其功罪并存的表现。
- 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我们要全面考量其生平事迹,而不能仅仅因为某一方面的错误就全盘否定他的一切。
- 该公司的战略决策在短期内带来了巨大收益(功),但也暴露出了长期管理上的缺陷(罪)。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功罪”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也体现了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功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罪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