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的拼音、解释、组词

勤能补拙的简介:

qín néng bǔ zhuō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如:他的成功是勤能补拙的最佳典范。 

1. 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例】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必能成功。

1. 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如:「他的成功是勤能补拙的最佳典范。」

《勤能补拙》这四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成语,意味着通过勤奋的努力可以弥补天生资质或能力上的不足。它强调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鼓励人们即使面对先天条件的限制,也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目标和提升自我。

详细解释

  • :指的是勤奋、努力。
  • 能补拙:意味着能够通过这些勤奋的努力弥补那些天生不具备或者不够好的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勤能补拙”强调的是积极面对挑战,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达到理想的目标。它不仅仅适用于学术或职业领域,在个人品格修养上也同样适用。

造句

  1. 小明虽然数学基础不是很好,但他非常勤奋地做题和自学,最后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真是“勤能补拙”的真实写照。
  2. 虽然小李的反应速度不如别人快,但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训练,在工作中逐渐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用行动证明了“勤能补拙”这句话。
  3.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李华一开始发音不准,但通过不断地练习,最终能够流利地与外国友人交流。这正体现了“勤能补拙”的道理。
  4.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张强起初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感到不适应,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成员。“勤能补拙”是他的座右铭。
  5. 小芳在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时表现得很紧张,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反复练习以及从老师那里吸取经验教训,她的演讲技巧逐渐提高,最终获得了全国冠军的称号,这正说明了“勤能补拙”的真理。

以上例子展示了不同背景和领域中,“勤能补拙”原则的实际应用。

分词解释

qín

1 做事尽力,不偷懒:~劳。~快。~奋。~政(勤奋于政事)。~谨。~勉。~恳。克~克俭。2 经常:~密(频繁)。来往很~。3 上班,事务:~务。~杂。出~。后~。4 担心,忧虑:~恤(忧虑怜惜)。5 帮助:~王。6 姓。

néng,nài

1 才干,本事:~力。~耐。才~。2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3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5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葺。亡羊~牢。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充。贴~。~习。滋~。3 益处:不无小~。于事无~。

zhuō

1 笨,不灵巧:笨~。弄巧成~。~劣。2 谦辞,称自己的:~作。~见。~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