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鸿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博学鸿词的简介:
bó xué hóng cí
1.即博学宏词。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
1.即博学宏词。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
- AI解释
《博学鸿词》的详细解释
"博学鸿词"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科目。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博学”和“鸿词”。
- 博学:指学问广博深邃,泛指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各种知识。
- 鸿词:意思是文辞丰富、深厚、宏大的文章或词语。
合起来,“博学鸿词”原意是指那些既学识渊博又擅长写文章的人。后来也用来形容某人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
造句
- 张教授一生致力于学问研究,终成“博学鸿词”的大家。
- 小王不仅在学术上博学鸿词,在书法方面也是颇有成就的高手。
-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成为真正的“博学鸿词”之才。
- 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文笔流畅,真是个“博学鸿词”的人物啊。
- 在这个“博学鸿词”展览会上,我见识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学者和作家。
分词解释
博
bó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2 知道得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鸿
hóng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3 指书信:来~。4 姓。
词
cí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