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谒朱门九不开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谒朱门九不开的简介:
shí yè zhū mén jiǔ bù kāi
谒:拜见;朱门:权贵之门。指向权贵人家求助,经常被拒绝。
谒:拜见;朱门:权贵之门。指向权贵人家求助,经常被拒绝。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谚语)比喻富贵人家大多为富不仁,向其求助,往往碰壁。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又不会巧言令色,况兼今日十谒朱门九不开。」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凭著我七尺身驱八斗才,那怕他十谒朱门九不开。」
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揭示了当时贫富悬殊、人情冷暖的一个生动比喻。其中,“十谒朱门九不开”主要描述了一种情景:一个人多次(十次)拜访显赫或有钱人家的朱红色大门(通常用于富贵人家),但每次都未能得到接待或者帮助。这形象地描绘出社会上许多有志之士尽管多次寻求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地位悬殊、人际关系复杂等),往往难以达到目的。
详细解释
- 十谒:表示尝试了10次。
-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宅第,因富人常以朱色涂门,故称。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今使汝往洛阳,观省风俗,察其强弱,十谒九不进,便可还。”
- 九不开:意指这10次中有9次未能如愿。
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中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人际交往中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描述个人命运或遭遇的一种文学表达,也常被用来比喻在寻求机会或帮助时所遇到的普遍困难。
造句
- 尽管他十谒朱门九不开,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人生出路。
- 在这个社会里,“十谒朱门九不开”似乎成了许多人无法避免的命运。
- 没有背景的人在职场上常常遭遇“十谒朱门九不开”的困境。
- 为了改变现状,他尝试了无数次,但都以失败告终——这正是现实版的“十谒朱门九不开”。
- 在那个时代,“十谒朱门九不开”几乎是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真实写照。
分词解释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谒
yè
1 拜见:~见。拜~。进~。2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3 请求:~归。~医。4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5 掌管晋见的近待。
朱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
门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
九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