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枪的拼音、解释、组词

旗枪的简介:

qí qiāng
1.亦作"旗鎗"。 2.旗与枪。战争的工具。 3.旗杆端。 4.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至二旗则老。参阅宋王得臣《麈史》卷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旗帜与枪。唐.王建〈秋日送杜虔州〉诗:「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

2. 旗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3. 一种仅有一叶一茎的细嫩茶叶,为早茶之一,因小芽尖锐如枪,小叶其形如旗而得名。

旗枪》一词通常并非一个固定且广泛使用的词汇,它看起来像是两个独立词语“旗”与“枪”的组合。在中文中,“旗”指的是旗帜或标帜,“枪”则指兵器之一种,多用于军事。如果将其作为“旗枪”,可能有以下几种解释方式:

  1. 文学艺术领域:有时在诗歌、绘画等文艺创作中,“旗枪”可以被引申为一种比喻手法,象征着正义、勇气或力量。
  2. 军事历史:“旗枪”也可能出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中,作为某个军队的标志或者战术名称。

基于上述解释,如果要将其具体化并创造一些语境,那么可能会有如下的造句:

  1. 在古代战争中,每当冲锋陷阵之时,士兵们高举着“旗枪”,英勇无畏地向前冲。
  2. 他喜欢在画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让一位将军手执“旗枪”立于画面之中,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3.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凭借着一面特制的“旗枪”,最终战胜了强敌,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4. 舞台上那演员扮演的角色手持一杆华丽的“旗枪”,配合着壮烈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
  5. 在描述某场激烈战斗时,作者提到双方队伍中都竖立着高大的“旗枪”,它们不仅是队伍精神的象征,也是战斗胜利的关键。

请注意,“旗枪”这一词语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并不常见,因此上述例子更多是基于对“旗”和“枪”的理解进行创作。

分词解释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qiāng

1 刺击用的长矛:长~。标~。红缨~。2 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步~。机关~。~杀。~林弹雨。3 像枪的东西:焊~。烟~。4 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