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拼音、解释、组词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简介:

jūn zǐ bào chóu,shí nián bù wǎn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谚语)报仇雪恨必须掌握有利的时机。如:「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水浒传》,是其中一位英雄人物武松所言。这句话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受到侮辱或伤害后,选择等待时机,最终采取行动复仇的故事。它强调了耐心和道德的胜利,即即使时间较长,正义也会得到伸张。

详细解释

  • 君子报仇: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品德、讲究礼仪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德行、讲求正义之人,在受到不公对待后,并不会急于采取暴力行动来报复。

  • 十年不晚:表示复仇的时间并非关键,重要的是时机的选择和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对于报恩、守信以及等待最佳时机行事的价值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情感层面的复仇行为,也可应用于更广泛的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如对不公正现象的纠正等。

造句

  1. 武松在得知哥哥被蒋门神陷害致死后,表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最终设计擒杀了仇敌。
  2. 面对自己的冤屈和损失,张强选择了耐心等待,并坚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终于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到了应得的补偿。
  3. 小说中的英雄们常常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即使面临困境也不会轻易放弃希望。
  4.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等待时机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5.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小李选择了耐心奋斗而非急于求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最终在科技创业领域取得了成功。

分词解释

jūn

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bào

1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3 回答:~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应。

chóu,qiú

1 深切的怨恨:~敌。~恨。~视。疾恶如~。同~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wǎn

1 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2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了。~年。~期。~节。~婚。3 后来的:~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辈。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