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汗法的简介:

hàn/hán fǎ
1.中医驱逐风寒暑湿病邪于体外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疾病汗﹑吐﹑下三法之一。

  • AI解释

汗法》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种方法,指的是通过发汗的方式来治疗疾病。在中医理论中,“汗”不仅指自然出汗,还包含药物引起的人工出汗。汗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1. 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等病症。
  2. 透疹:用于某些皮肤病如麻疹初期不出疹的情况。
  3. 宣泄肺气:对于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在使用汗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不同的药物配方。通常包括一些具有发汗作用的草药,通过口服或煎汤的方式给患者服用。

造句示例

  1. 医生开了一些解表散寒的药,嘱咐王大爷服后多喝热水,以助汗法之效。
  2. 李医生用麻黄、桂枝等药材配成汗剂,治疗张女士反复发作的咳嗽病。
  3. 服用中药后,赵先生出了一身大汗,病情明显好转。
  4. 小明最近感冒了,按照医嘱服用了几副发汗药物,终于不再流鼻涕了。
  5. 刘阿姨因风热引起的喉咙痛,在医生建议下采用了中医的汗法疗法。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基于中医理论对“汗法”的解释及应用示例,并非真实医疗案例。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汗法或其他任何治疗方法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确保安全有效。

分词解释

hàn,há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水。~流浃背。2 出汗,使出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马功劳。~牛充栋。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