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痘的拼音、解释、组词

种痘的简介:

zhǒng/zhòng dòu
1.把痘苗接种在人体上﹐使人体对天花产生自动免疫作用﹐称之为"种痘"。旧时接种所用痘苗﹐取自其他患痘人的身上﹐颇有传染他种疾病的危险;现时都取痘苗于牛﹐故亦称"种牛痘"

  • AI解释

词语详解:种痘

定义: “种痘”是一种传统的预防天花的方法,通过将已经干燥、处理过的天花病毒(牛痘苗)接种到健康人体上,使人在感染轻微的病菌后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这种方法最早由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提出并实践。

过程简述: 种痘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从感染了牛痘的人身上取一小部分皮肤或皮下组织;随后将这些材料处理过之后接种到人体上,通常是手臂的前臂内侧。接种后,个体可能会长出一个小脓疱,这表明身体正在建立免疫反应。

历史背景: 种痘技术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并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它为消灭天花这一古老疾病做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彻底根除了天花,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完全消除的一种传染病。

造句:

  1. 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詹纳的研究成果——种痘法的发现,为医学领域开辟了新的篇章。

  2. 历史与文化的交织:种痘不仅是一种医疗实践,也深深植根于人类文化和历史之中。

  3.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通过种痘接种牛痘苗,人们能够有效对抗天花病毒,减少其传播和危害。

  4. 公共卫生教育的关键内容:种痘技术是历史上用于预防天花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公共卫生课程中经常被提及。

  5.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点:爱德华·詹纳通过观察挤奶女工对天花免疫的事实,发现了种痘法,这一发现体现了科学研究和人文关怀之间的联系。

分词解释

zhǒng,zhòng,chóng

1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差(chā),2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子。~禽。~畜。撒~。配~。3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族。4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两~人。5 指胆量或骨气:有~。没~。

dòu

1 〔~疮〕即“天花”。2 〔牛~〕牛身上的痘疮,制成疫苗后接种在人身上,可以预防天花。3 〔水~〕急性传染病。小儿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