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糜子的简介:

mí/méi zǐ
1.穄子。黍之不黏者。

  • AI解释

《糜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文化背景来看,“糜”指代的是谷物的一种,即“黍”的一种,常用于酿制黄酒或者作为粮食。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较为常见,尤其在与农业相关的语境下使用较多。“子”,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种子的意思。

详细解释

  • 词源:《糜子》中的“糜”指的是黍的一种,这种谷物通常生长在北方地区。
  • 用途:糜子既可以作为粮食食用,也可以用来酿酒。在中国古代,黄酒中有一部分就是用糜子酿造的。
  • 文化意义:由于其历史和传统价值,《糜子》一词常出现在与农业、饮食文化相关的描述或诗词中。

造句

  1. 古代农民种植着各种谷物,其中就有《糜子》,它是酿酒的好原料之一。
  2. 糜子在古代中国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产量关系到百姓的温饱问题。
  3.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人们依旧保留着用《糜子》制作传统食品的习惯,如黄米糕等。
  4. 历史上的某些朝代曾将《糜子》列为皇室贡品之一,显示了其珍贵的地位。
  5. 《糜子》这种谷物不仅营养价值高,在古代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农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句子和解释旨在帮助您理解《糜子》一词的含义及其在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如果您有更具体的需求或需要更多相关信息,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mí,méi

1 粥:肉~。~沸(形容混乱纷扰)。2 烂,碎:~烂。~躯(牺牲生命)。~灭。3 浪费:~费。4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