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剌的拼音、解释、组词
干支剌的简介:
gān/gàn zhī là/lá
1.亦作"干茨腊"。 2.支剌,语助词。干枯。 3.支剌,语助词。平白无故。
1.亦作"干茨腊"。 2.支剌,语助词。干枯。 3.支剌,语助词。平白无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干枯。元.乔吉〈水仙子.纸糊锹轻〉曲:「纸糊锹轻吉列枉折尖,肉膘胶干支剌有甚粘。」也作「干茨腊」。
2. 没有理由。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急的我心儿跳,好一似热油浇,为甚么干支剌吐著舌头?」也作「干茨腊」。
经过查询,我发现“干支剌”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可能是输入错误或者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术语。通常,“干支”是用于表示年份和时间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刺”则可以有多种含义,比如刺绣、刺探等。
但是假设您指的是“干支记”,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解释: - “干支记”可能是指使用干支系统来记录或标记事物的时间或年份。
接下来为这种构想中的词汇提供五个造句示例:
-
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古代历史,考古学家们依据出土文物上的干支记进行了深入的年代推断。
-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常常通过查看当年的干支记来安排庆祝活动的时间。
-
这本古籍上记载着从汉朝到唐朝每个年份的干支记及其相关事件。
-
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阅读和运用干支记的方法。
-
在某些特定的传统仪式中,仪式主持者会念出当天的干支记作为开场白的一部分。
如果“干支剌”确实是指其他含义或表达,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
分词解释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支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撑。~援。体力不~。2 受得住:乐不可~。3 领款或付款:~付。4 调度,指使:~使。~应。~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流。~离。6 〔地~〕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