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濞的拼音、解释、组词

逆濞的简介:

nì bì/pì
1.谓湍水回旋轰响。

  • AI解释

逆濞》这个词语并非汉语中一个标准的词汇,而可能是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一种称谓。从字面来看,“逆”意为违背、违反,“濞”是古代一个人名,具体指的是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公元前259年—前154年),原名吴芮之子,封号“濞”,他起兵反叛朝廷,史称“七国之乱”。因此,《逆濞》可以理解为对这个人及其行为的称呼。

详细解释

  • :违背,违反。
  • :指西汉初年吴王刘濞,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叛乱者之一。他起兵反叛朝廷,对抗中央集权统治,导致了“七国之乱”,最终被平定。

造句:

  1. 历史上,逆濞的反叛行为不仅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得他的名字成为了反叛与谋反的代名词。
  2. 在影视作品中,刘濞的形象通常被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为了权力不惜一切的人。
  3. 尽管逆濞最终失败了,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成为了一个不屈不挠反抗者形象的代表。
  4. 西汉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主要是由于逆濞等人的不满和反叛引起的,这场战争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5. 研究历史时,我们应当客观评价像逆濞这样的历史人物,既看到其对社会造成的破坏,也理解他们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动机与无奈。

这些句子尝试从不同角度表达“逆濞”的含义及其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或相关概念。

分词解释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2 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4 迎接:~旅(旅店)。5 预先:~料(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