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辟士的简介:

bì shì
1.谓征召﹑任用人。

  • AI解释

辟士》在古汉语中通常用来指“招募能人”,意为聘请或邀请有才能的人。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辟”字在这里是征召、聘任的意思;“士”指的是能够担当国家大业的贤能之人。

详细解释

  1. 引申意义:在古代,帝王或者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往往需要招募能人来帮助处理政务、发展军事等事务。因此,“辟士”便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
  2. 历史背景:“辟士”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周礼》中有“辟士登庸”的记载,指的就是选拔和任用贤能之士。
  3. 现代理解:在当代语境下,“辟士”一词虽不常用,但可以引申为广纳人才、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的意思。

造句

  1. 自从王公下令广开言路,各地的贤才纷纷应召而来,使得国家实力大增。
  2. 这次的企业招聘活动十分成功,通过“辟士”策略,公司吸纳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3. 在这次国际交流会上,各国政要纷纷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魅力,真可谓是“群英会聚一堂,共谋天下事”的绝佳例证。
  4. 为了壮大自己的团队,他决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辟士”,寻找更多领域里的精英加入进来。
  5. 古语有云:“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当今社会,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到这一点,“辟士”之策不可或缺。

分词解释

bì,pì

1 君主:复~。2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引。~书。~除(征召推举授官)。~举。3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4 古同“睥”,睥睨。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