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浮海的拼音、解释、组词
祖龙浮海的简介:
zǔ lóng fú hǎi
1.传说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始皇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始皇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1.传说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言己貌丑,莫图其形,当与帝相见。始皇入海见海神,工人潜以脚画其状,海神怒,斥帝速去。始皇转马急返,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见《三齐略记》。
- AI解释
《祖龙浮海》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历史典故或者常用成语,而是可能来源于一种文学创作或者是民间传说。在古代文献中,“祖龙”常指秦始皇,因其自称“始皇帝”,后世尊称其为“祖龙”。而“浮海”则通常意味着乘船出海或航海的意思。因此,《祖龙浮海》可能是指秦始皇与海上航行相关的故事或者传说。
详细解释:
- 祖龙:指秦始皇,因其自称“始皇帝”,后世尊称其为“祖龙”。
- 浮海:乘船出海或航海的意思。
结合以上两个元素,《祖龙浮海》可能是指秦始皇曾经有过某种与海上航行相关的经历或者计划。然而,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秦始皇有实际的“浮海”行动。这可能是后人的想象或者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假设性情节。
造句:
- 在一些古装历史剧中,《祖龙浮海》的故事被用来展现秦始皇的雄心壮志。
- 小说家以《祖龙浮海》为题,讲述了秦始皇未实现的梦想与海洋探险的故事。
- 这个传说中的故事《祖龙浮海》,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大海的好奇和向往。
- 文学家通过《祖龙浮海》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英雄人物梦想破灭的感慨。
- 在民间流传的许多关于秦始皇的故事中,《祖龙浮海》被描绘成一个未完成的伟大计划。
分词解释
祖
zǔ
1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2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3 先代:~宗。~业。~制。~祭。~国。4 初,开始:鼻~。5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6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7 姓。
龙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浮
fú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2 表面的:~皮儿。~土。~雕。3 空虚,不切实:~夸。~华。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5 暂时的:~记。~支。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7 超过,多余:人~于事。8 呈现,涌现:~现。~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