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之计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足之计的简介:
zhī zú zhī jì
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 AI解释
《知足之计》这个词语,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或惯用语,但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其核心含义,并结合现代语言习惯进行解读。这里,“知足”意味着认识到自己的满足点,不再无止境地追求更多的物质或精神财富;“之计”可以理解为一种策略或者方法。综合起来看,《知足之计》可以解释为采取合适的方法以达到心灵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解释:
- 知足:指明白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东西,不再过分渴望额外的收获。
- 之计:指的是为了实现“知足”的状态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或策略。
这种概念强调的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学会珍惜现有的资源,减少无谓的竞争和比较,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
造句:
- 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小明选择了一种知足之计,每天坚持锻炼、早睡早起,并且珍惜身边的朋友。
- 李老板意识到财富的增长并不是快乐的唯一来源,开始实行知足之计,注重家庭与健康的同时,更加理性地管理公司。
- 小张在得知自己未能通过面试后并没有陷入沮丧,而是选择了实践知足之计,将精力投入到已经热爱的事情中去。
- 老王退休后过上了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养花种草,并且与朋友们分享趣事,这就是他的知足之计。
- 面对日益增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成本,小李通过学习冥想、阅读和郊游等方式找到了自己的知足之计,从而保持了内心的平和。
分词解释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足
zú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计
jì
1 核算:~时。~量(liàng )。~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晴雨~。湿度~。3 主意,策略:~策。~谋。4 谋划,打算:~划。~议。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