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旋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旋子的简介:
dǎ/dá xuán/xuàn zǐ
1.亦作"打漩子"。 2.兜圈子;转来转去。
1.亦作"打漩子"。 2.兜圈子;转来转去。
- AI解释
《打旋子》一词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特指一种特定的舞蹈动作,主要表现为演员围绕中心点进行旋转的动作。这种动作在许多中国传统戏剧中都有所体现,是表现角色情感、身份和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详细解释:
- 动作特点:打旋子的动作通常要求演员在不离开舞台中心点的情况下完成多次连续的旋转,以此来展示角色的情绪波动或内心的激动。
- 舞蹈风格:由于是在表演中使用,因此这种动作往往需要配合音乐和舞蹈队形的变化,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 应用场景:打旋子常用于表现戏剧中的激烈情感场景,比如爱情的炽热、战斗的英勇或者是角色内心的挣扎等。
造句示例:
- 在京剧《贵妃醉酒》中,杨贵妃在饮酒后情绪激昂地打旋子,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 舞台上,女主角为了表达对王子的深情爱意,进行了一连串快速而优雅的打旋子动作。
- 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在得知家人离世时的情感反应,演员决定增加一段精妙绝伦的打旋子表演。
- 在越剧中,《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思念宝玉而陷入深深的愁绪中,通过连续的打旋子表达了她的哀伤与孤独。
- 当主角面临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舞台上突然出现了一段激烈的打旋子,不仅突显了剧情紧张感,也加深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分词解释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旋
xuán,xuàn
1 转动:~绕。~转。~舞。~梯。~律。盘~。天~地转。2 回,归:凯~。3 不久:~踵(喻极短的时间,如“~~即逝”)。~即。4 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周~。斡~。5 古同“漩”,漩涡。6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