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糇的拼音、解释、组词

负糇的简介:

fù hóu
1.携带干粮。语出《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郑玄注:"言此者,美牧人寒暑饮食有备。"

  • AI解释

词语“负糇”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其含义较为特殊。在古代汉语中,“负糇”的意思是背着干粮或粮食。这个词多用于描述士兵或者行人携带干粮进行长途跋涉或征战的情形。

详细解释:

  • :背、负担。
  • :原意为干粮、粮食,后泛指可充饥的食物。

造句示例:

  1.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常需要“负糇”出征,以备长途跋涉中的饥饿之需。
  2. 老王背着满满一袋“糇”,准备去野外进行长时间的考察和拍摄。
  3. 这位行者从家中出来时,“负糇”上路,表示他此行不会轻易返回。
  4.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关于士兵们在出征前“负糇”的描写,以强调他们远征的决心与勇气。
  5.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这次探险家们特别准备了充足的“糇”,以防不测。

需要注意的是,“负糇”这一词语较为古雅和书面化,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其意思及用法。

分词解释

1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2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3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4 遭受:~伤。~屈。5 具有,享有:久~盛誉。6 欠(钱):~债。7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8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9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10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