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之笔的拼音、解释、组词
如椽之笔的简介:
rú chuán zhī bǐ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AI解释
《如椽之笔》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文集。"如椽之笔"的字面意思是指像椽子那样粗大的笔,用来形容文章或著作中用词华丽、气势磅礴,或者写作的手法非常高超。
成语解释
- 比喻:这个成语通常比喻人拥有写文章或著述的非凡能力。
- 使用场景:常用于赞赏那些文采飞扬、辞藻华美的作品及其作者,或是形容文学创作中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功底。
造句示例
- 李白的诗歌就是如椽之笔,每一首诗都是千古绝唱。
- 在这次散文比赛中,王老师用如椽之笔书写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 这篇文章真可谓是如椽之笔,不仅文辞优美,而且观点新颖独到。
- 他手中的画笔如同如椽之笔般挥洒自如,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 某作家的小说被誉为如椽之笔,深受读者喜爱。
以上造句展示了“如椽之笔”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它不仅限于文学创作领域,在描述任何形式的卓越写作或表达能力时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