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期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期的简介:

zǐ qī/jī
1.即锺子期。春秋时楚人,精于音律,与伯牙友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绝弦破琴,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

  • AI解释

子期》这个词汇并非一个固定且标准的成语或典故名称,而可能是指特定的人物、故事或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子期”往往指的是钟子期,他是伯牙琴技的知音。根据《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有这样一段著名的传说:春秋时期,琴师伯牙擅长弹奏琴曲,但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的音乐。有一天他遇到了樵夫钟子期,钟子期却能准确地理解其琴意和心境。从那以后,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钟子期去世了,伯牙也感慨无人能解其琴音,于是终身不再弹琴。这段故事后来被总结为成语“高山流水”,用来形容知音难觅或知己相遇。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可以使用“子期”来象征知音、理解者或者知己。以下是五个句子的造句实例:

  1. 他俩从小一起长大,分享了无数个秘密,即使未来天各一方,“子期”的友情也永不会变。
  2. 对于他的新书,出版商找到了一位真正能够理解其精神内涵的“子期”——编辑小李。
  3.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找到一个能理解你思想深度和情感的人真如伯牙遇见子期一般难能可贵。
  4.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找到了彼此作为“子期”的存在。
  5. 艺术家们常常在作品中寻找能够成为自己艺术道路知音的“子期”,尽管这可能只是单方面的渴望。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qī,j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