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飘泊者的拼音、解释、组词

少年飘泊者的简介:

shào nián piāo bó zhě
中篇小说。蒋光慈作。1926年发表。汪中出身佃农,父母被地主害死后,他只身飘流在外,后当了纱厂工人,并参加工会工作。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他被捕入狱。出狱后投考了黄埔军校,后在惠州一战中牺牲。

  • AI解释

《少年漂泊者》是一首诗的名字,出自著名诗人闻一多之手。这首诗通过少年的视角展现了对自由、探索和独立精神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思考。

详细解释:

  • 少年:指的是青年时期的人,通常指的是刚从童年走向成年的阶段。
  • 飘泊者:指四处流浪或漂泊不定的人。这里的“飘泊”不仅限于地理上的移动,更可以是心灵层面的探索与追求。
  • 在这首诗中,“少年飘泊者”既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描绘,也是诗人对一种精神状态和社会现象的形象化表达。

造句示例:

  1. 文学创作:闻一多先生的《少年漂泊者》以其深刻的主题和优美的语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2. 个人经历:虽然我从小就离开家乡,但心中的梦想让我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少年飘泊者”。
  3. 社会现象: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许多人成为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漂泊者”,他们渴望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4. 哲学思考:《少年漂泊者》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关于个人经历的作品,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和社会存在进行深刻探讨的尝试。
  5. 教育理念: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飘泊者”,是当代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少年漂泊者”这一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和个人经历中的应用。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和相关词汇的意义。

分词解释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piāo

1 随风飞动:~扬。~摆。~散(sàn )。~洒。~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溢(飘荡洋溢)。~拂。~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荡。~泊(同“漂泊”)。~渺(同“漂渺”)。~摇。~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然。

bó,pō

1 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2 停留:飘~。3 〔落(luò)~〕见“落1”。4 安静:淡~(亦作“澹泊”)。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