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拼音、解释、组词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简介:
zhǎn tuò xiāng gǎng jiè zhǐ zhuān tiáo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九龙的条约。1898年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租借九龙半岛,租期九十九年;中国保留九龙城内区域的行政权。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九龙的条约。1898年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租借九龙半岛,租期九十九年;中国保留九龙城内区域的行政权。
- AI解释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又称为《展拓香港界址专约》,是1898年6月9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之间签署的,它标志着中国失去对新界的控制权,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丧失了对九龙半岛和新界的主权及治权。
详细解释:
- 背景:在《南京条约》中,英国就已经取得了租借香港岛的权利。到了19世纪末,英国意图扩大其在香港的势力范围。
- 主要内容:该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以及新界约906平方公里的土地出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从1898年开始计算)。
- 影响:此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并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句:
- 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新界的土地被划入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 历史学者研究指出,《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是晚清时期中国屈辱外交的重要例证之一。
- 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成功扩大了在香港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加深了其对中国的控制。
- 尽管如今香港已经回归,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历史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铭记。
- 这一不平等条约不仅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也成为了讨论国际法与国家主权问题时的重要案例。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分词解释
展
zhǎn
1 张开,舒张开:~开。~示。~玩。~现。~宽。~望。发~。愁眉不~。2 延缓,放宽期限:~延。~期。~缓。3 察看,省(xǐng )视:~墓。4 陈列:~品。~销。~播。~评。5 施行,发挥(能力):~拜。开~。施~。一~宏图。6 古同“辗”,辗转。7 姓。
拓
tuò,tà,zhí
1 开辟,扩充:~荒。开~。~展。~落(➊宽广;➋潦倒失意。亦作“落拓”)。2 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3 姓。
香
xiāng
1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2 舒服:睡得~。3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4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5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6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7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火。烧~拜佛。~炉。~烛。8 姓。
港
gǎng,jiǎng
1 江河的支流:~汊。2 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商~。军~。~口。~湾。~务。3 指“香港”:~府。~币。~商。
界
jiè
1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标。~址。~线(❶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❷不同事物的分界;❸某些事物的边缘)。~限(❶不同事物的分界;❷尽头处,限度)。地~。2 范围:眼~。世~。自然~。3 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教育~。科学~。各~人士。4 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无机~。有机~。5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址
zhǐ
地基,地点:住~。地~。旧~(a.过去的住址;b.过去某个机构的建筑物所在的地址)。遗~。
专
zhuān
1 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长(cháng )。~使。~心致志。2 独自掌握和占有:~利。~车。~有。~断。3 姓。
条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