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宣疏的简介:
xuān shū
1.诵读祝祷文。
1.诵读祝祷文。
- AI解释
《宣疏》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书形式,主要用于皇帝向臣民、下属官员传达政令、阐明政策或训导内容。这个词中的“宣”指的是宣告、颁布,“疏”则是指奏疏,是一种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文体。合在一起,“宣疏”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正式的文书来公告政策或者指示。
详细解释
- 用途:主要用于皇帝对国家事务的重要决策或对下属官员进行指导性、训导性的文字。
- 形式特点:正式庄重,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而富有感染力。通常会包含详细的政策措施、执行要求及背景说明等。
- 历史地位: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君臣关系以及朝廷内部信息传递的方式。
造句
- 历史上,《宣疏》是皇帝向全国发布政令的主要方式之一。
-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著名的《宣疏》,成为了后世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 宋代的某位宰相曾经通过一份详尽的《宣疏》,成功说服了宋仁宗推行新政。
- 在元代,《宣疏》不仅用于政治管理,还被用来传达宗教信仰和文化政策。
- 清朝初期,《宣疏》中对官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国家治理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
这些例子展示了《宣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途及其重要性。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种文书形式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
分词解释
宣
xuān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2 疏导:~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5 姓。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