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溶液的拼音、解释、组词
胶体溶液的简介:
jiāo tǐ/tī/bèn róng yè
溶胶。
溶胶。
- AI解释
《胶体溶液》是指一种分散体系,其中固体微粒(称为胶体)被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悬浮液。与普通溶液不同的是,在胶体溶液中,胶体颗粒直径通常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使得它们能够长时间悬浮在分散介质中而不沉淀下来。这种特性主要是由于布朗运动和电荷斥力等因素造成的。
详细解释
- 分散体系:指的是物质由不同的相组成的一种混合物。
- 胶体(Colloid):是指直径介于分子至颗粒之间,即1到1000纳米范围内的微粒。这些微粒能够悬浮在另一种液体或固体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 分散介质:指能够将另一物质均匀分布的主体成分。
五个造句
- 医学上,胶体溶液常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它能快速提高患者的血液渗透压,维持血压稳定。
- 食品工业中,某些食品添加剂以胶体的形式加入,不仅能够改善口感和外观,还能增加营养价值。
- 在环境科学领域,通过向水体中投加高分子材料形成胶体溶液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
- 化妆品行业中,胶体溶液常用于制作具有细腻质感的护肤乳液或面霜。
- 当前在纳米科技研究中,探索不同物质制成的胶体溶液以寻找新材料、新功能,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分词解释
胶
jiāo
1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3 有黏性像胶的:~泥。~水。4 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溶
róng
1 〔~~〕a.形容宽广;b.形容水流动;c.形容月色荡漾。2 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开:~化。~解。~液。~剂。~洞。
液
yè
1 能流动、有一定体积而没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体。~汁。~晶。~态。血~。精~。溶~。津~。2 澄清:“凡为弓,冬析干而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