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保(?-1863)的拼音、解释、组词
胜保(?-1863)的简介:
shèng bǎo (?-1863)
清末将领。满洲镶白旗人。曾以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参加围攻太平天国北伐军。因屡遭败绩,被称为“败保”。后在通州八里桥抵抗英法联军失败。1862年收降苗沛霖,杀害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后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因“讳败为胜”被责令自杀。胜朝指被战胜而覆灭的前一朝代:胜朝遗老|避胜朝国号。
清末将领。满洲镶白旗人。曾以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参加围攻太平天国北伐军。因屡遭败绩,被称为“败保”。后在通州八里桥抵抗英法联军失败。1862年收降苗沛霖,杀害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后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因“讳败为胜”被责令自杀。胜朝指被战胜而覆灭的前一朝代:胜朝遗老|避胜朝国号。
- AI解释
《胜保(?-1863)》中的"胜保"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将领,全名为崇照,字胜保。他是清朝咸丰皇帝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其他地方起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细解释
背景与身份: 胜保出身于满洲镶白旗,其在清军中的地位颇为显赫。他不仅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战役,还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灵活的战略思维而在清朝官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胜保以其军事指挥能力著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带领军队与敌方进行了多场激战,并取得了显著的胜利。
历史贡献: 1.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胜保曾率军抵抗英法联军,虽然最终失败,但他的英勇表现也赢得了部分赞誉。 2. 作为主要指挥官之一,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他率领军队深入敌后,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对平定叛乱起到了关键作用。
造句
- 胜保将军在多次战役中屡建奇功,被封为一等侯。
- 清朝军方高层认为胜保的战略眼光独到,派他负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胜保虽未能阻止英法联军的进攻,但其英勇战斗的精神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
- 为了表彰胜保在平定地方起义中的杰出表现,朝廷授予他“奉天翊卫”的荣誉称号。
- 胜保将军去世后,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精神仍被后人所铭记。
分词解释
胜
shèng
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得~。~券(指胜利的把握)。~负。无往不~。2 超过,占优势:~似。优~。以少~多。3 优美的:~地。~景。~境。~迹。~状(胜景)。4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彩~。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不~其烦。6 尽(旧读shēng ):不~感激。
保
bǎo
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持。~洁。~质。~墒。3 负责:~证。~荐。~修。~险。确~。担~。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5 旧称佣工:酒~(酒店服务人员)。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