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分田的拼音、解释、组词
职分田的简介:
zhí fēn/fèn tián
1.古代按品级授予官吏作俸禄的公田。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均田﹐地方官吏也按级分给公田﹐为授职分田之始。隋时已有职分田之称﹐以后历代相沿﹐唯授田数量各有增减。职分田于解任时移交后任﹐不得买卖。官吏受田佃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明以后废除﹐但仍有养廉田﹑庄田等名目。
1.古代按品级授予官吏作俸禄的公田。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均田﹐地方官吏也按级分给公田﹐为授职分田之始。隋时已有职分田之称﹐以后历代相沿﹐唯授田数量各有增减。职分田于解任时移交后任﹐不得买卖。官吏受田佃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明以后废除﹐但仍有养廉田﹑庄田等名目。
- AI解释
《职分田》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主要是指古代国家为了保障官员及其家眷的生活而分配给他们的土地。这些土地是专为维持其生活和家庭开支而设立的,并不意味着官员拥有绝对的所有权,而是属于国家的一种福利制度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 来源与背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职分田是一种特殊的待遇形式。它起源于周朝时期,到了唐宋时期更加完善。
- 用途:职分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官员及其家眷的生活需求,确保他们能够安身立命而不必过分依赖俸禄或个人财富积累来维持生活。
- 特点:
- 职分田通常是根据官职的高低进行分配,级别越高,获得的土地面积越大。
- 官员离职后,土地通常会归还国家,并且这一制度在官员去世后也会停止,不继承给后代。
造句示例:
- 古代官场中有不少人因缺乏实际俸禄而依赖职分田来维持生计。
- 王府之所以能常年富庶,是因为他们不仅依靠家族产业,还有职分田的补充。
- 尽管职位卑微,但他依然能够通过职分田确保家人衣食无忧。
- 改革开放后,职分田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公正透明的工资体系。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职分田不仅是官员的社会地位象征,也是他们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词解释
职
zhí
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业。~务。~守。~权。天~。尽~。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工。~位。~员。~称。以身殉~。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当奉命。4 掌管:~掌。5 由于:~此而已。
分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田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