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如雨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武如雨的简介:

wén wǔ rú yǔ
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 AI解释

词语“文武如雨”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记录。因此,我推测您可能是想表达的是与“文武双全”或者“润物细无声”的意境相似的意思。“文武如雨”可能是在形容一个人在文学和武功(在这里可以泛指各种技能、才能)上都如同春雨般细腻滋润、无所不在。

解释

  • :代表文化和知识,强调的是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的道德修养。
  • :原本指的是军事上的武力,但在现代语言中往往扩展为指代一切技能或才艺,如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巧。
  • 如雨:形容像春雨一样细腻滋润,无处不在,意味着在“文”与“武”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得很出色。

造句

  1. 李先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在武术上也颇有建树,真是文武如雨,无所不精。
  2. 她从小练习书法和古筝,如今已经文武双全,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通才”。
  3. 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文武兼备的高手,就像春雨一样滋养着项目的发展。
  4. 他不仅擅长写作,在绘画、摄影上也表现出色,真可谓是文武如雨,样样精通。
  5. 小王自小在祖父的影响下学习诗词歌赋与各种乐器演奏,现在真是文武如雨,成了众人眼中的才子。

请注意,以上“文武如雨”的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您表达意思的理解而创造的,并非传统汉语中固定词汇或成语。如果您有其他具体含义或需求,请进一步说明。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yǔ,yù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