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懋庸(1910-1977)的拼音、解释、组词

徐懋庸(1910-1977)的简介:

xú mào yōng (1910-1977)
杂文家、翻译家。浙江上虞人。1934年参加左联。1938年去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主编《华北文化》。建国后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并译有《托尔斯泰传》、《斯大林传》等。

  • AI解释

徐懋庸(1910-1977),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杂文作家。他的一生与新文学有着深厚的联系,尤其以讽刺幽默见长,在中国文艺界享有较高的声望。

详细解释:

  1. 生平:徐懋庸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自幼展现出了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
  2. 创作成就:他擅长用漫画和杂文来针砭时弊、批判社会不公。其作品多以幽默讽刺的方式呈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
  3. 代表作品
  4. 漫画集《三月流》
  5. 杂文集《小品文二编》等

徐懋庸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建树,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来。

造句示例:

  1. 他拿起笔,就像握住了讽刺社会不公的武器——徐懋庸用漫画和杂文为揭露黑暗势力、传播正义之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通过漫画《三月流》,徐懋庸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中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3. 在那个时代,徐懋庸以他的笔名“小兵”发表了一系列充满讽刺与幽默的文章,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4. 徐懋庸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漫画家和杂文作家,还积极参与了进步的文化运动和社会斗争,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
  5. 作为一位集漫画家与杂文家于一身的人物,徐懋庸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文章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分词解释

1 缓,慢慢地:~步。~缓。~图。~~。2 姓。

yōng

1 平常,不高明的:平~。~医。~言。~俗。~人。昏~。~主(平庸或昏庸的君主)。~夫。~暗(平凡,愚昧)。~~碌碌(没有志气,没有作为)。2 需要:无~细述。无~讳言。3 岂,怎么:~讵(岂,何以,怎么,亦作“庸遽”)。4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租~调。5 功劳:~绩(功绩)。6 古同“佣”,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