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仗的拼音、解释、组词

炮仗的简介:

páo/bāo/pào zhàng
即“爆竹”。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爆竹。《红楼梦》第五四回:「几个人抬著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著瞧去。」也作「炮张」。

炮仗》,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鞭炮”,是一种传统的庆祝工具,常用于节日、婚礼以及其他喜庆场合以增添欢乐气氛。它是由一种装有火药的小型器具制成,在燃烧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和烟雾。

详细解释

  1. 构成炮仗由纸张包裹着火药及其他物质组成。
  2. 使用场景
  3.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用来驱邪迎祥。
  4. 婚礼庆典,增添喜庆氛围。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炮仗有祈福和驱邪的寓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增强,部分地方提倡用电子鞭炮或LED灯等替代传统炮仗来减少噪音污染。

造句

  1.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一串串喜庆的炮仗
  2. 随着第一声响亮的炮仗声响起,整个村庄沉浸在了浓浓的年味之中。
  3. 每到春节前夕,市场上便开始热销各式各样的炮仗和其他装饰品。
  4. 炮仗噼里啪啦的声音是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部分,每当听到都会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5. 虽然现在很多人不再大量燃放炮仗以减少噪音污染,但春节期间偶尔还是可以听到一两声炮仗的声音。

分词解释

páo,bāo,pào

1 烧:~炙。~烙(luò)。~制。

zhàng

1 兵器:仪~。明火执~。2 拿着兵器:~剑。3 战争:打~。胜~。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