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的拼音、解释、组词
炎方的简介:
yán fāng
1.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1.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南方。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四:「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唐.白居易〈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诗:「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炎方》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献,通常用来指代炎热的地方或炎热之地。这个词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
详细解释
- 含义:主要用来形容气候极其炎热的地区。
- 语源与用法:出自《后汉书·南蛮传》:“交趾、九真、日南,此所谓炎方也。”这里的“炎方”指代的是位于南方边远之地、气候酷热的地方。后世文学中常以此词来形容气候炎热或环境恶劣的地区。
- 文化背景:古代中国人对地理的认知有限,将遥远且未知的地方视为气候极端,尤其是认为南方地势低洼,气候炎热潮湿,从而有了“炎方”的说法。
造句
- 这里被称为炎方,夏天简直像是在蒸笼里面。
- 即使是炎方之地,也有着四季如春的美丽景致。
- 尽管身处炎方,他依然保持了乐观积极的心态。
- 炎方的烈日下,他们的汗水和努力共同绘制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 无论是在炎方还是其他地方,我们都要珍惜每一刻的生活。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到《炎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环境深刻的感受与认识。
分词解释
炎
yán
1 热:~热。~凉(a.气候的热和冷;b.喻人情势利,或亲热攀附,或冷漠疏远,反复无常)。趋~附势。~~(灼热;火炽盛;引申为兴盛,亦指威势显赫)。2 身体的一部分发生红、肿、热、痛的现象:~症。3 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中的一位,并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象征:~帝。~黄。
方
fāng
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根。平~。开~。3 人的品行端正:~正。~直。4 一边或一面:~向。~面。5 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7 种,类:变幻无~。仪态万~。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9 违背:~命。10 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11 才,刚刚:~才。如梦~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