讙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讙言的简介:

huān yán
1.谓众口嘈杂地传说。

  • AI解释

关于“讙言”这个词,实际上,在现代汉语中,“讙言”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或标准词汇。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上进行解读,并参考古文献中的可能含义。

  1. 解析:“讙(yuān)”在古代汉语中有欢呼、喧哗的意思;“言”自然指的是言语或者言论。“讙言”可以理解为大声的说话或是喧闹的议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解释是基于字面意义进行的推测,并非现代汉语中明确使用的词汇。

  2. 造句(以“欢言”或“喧言”替代“讙言”,因其更接近现代汉语常用词):

  3. 例句1: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欢言,笑声和欢呼声充满了整个校园。
  4. 例句2:他喜欢站在人群中大声喧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不介意别人是否同意。
  5. 例句3:面对批评与质疑,我们应当保持冷静,不要被喧言所左右。
  6. 例句4:这次会议上的欢言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7. 例句5:在这样的场合下,应该避免过于喧言争辩,要保持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由于“讙言”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是否适合语境,并可能需要适当解释其含义。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关于词语的具体问题或不同的解释需求,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huān,huàn,xuān

1 喧嘩。《説文•言部》:“讙,譁也。”《玉篇•言部》:“讙,讙嚻之聲。”2 責備。《方言》卷七:“讙,讓也。讓,北燕曰讙。”《廣雅•釋詁二》:“讙,讓也。”3 鳴。《廣雅•釋詁二》:“讙,鳴也。”4 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西山經》:“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百聲。”5 通“ 歡 ”。喜悅。《禮記•檀弓下》:“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6 古地名。故地在今山東省肥城市南,為春秋時魯國屬地。《春秋•桓公三年》:“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7 姓。《萬姓統譜•寒韻》:“讙,見《姓苑》。”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