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褡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被褡子的简介:
bèi dā zǐ
同‘背搭子’。
同‘背搭子’。
- AI解释
《被褡子》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指一种传统的生活用品或是一个方言词汇。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推测“被褡子”可能是指的一种用来覆盖或包裹物品(如被褥)的小型盖布或者毯子。在一些方言中,“褡子”也可以指代一种类似包袱的物件。
具体解释如下: - 定义:“被褡子”通常指的是用于保护、携带或临时覆盖物品的一种小件布制品,多为方形或长条形。 - 功能:它可以用来包裹被褥、衣物等,便于搬运或存放;也可以在出行时作为额外的保暖层。
以下是五个使用“被褡子”的造句示例:
- 这次搬家真是太麻烦了,家里好多东西都需要用到好几个被褡子来包好。
- 春天到了,妈妈给奶奶准备了一个厚厚的被褡子,让她出门散步的时候更加温暖舒适。
- 老王头的行李箱里塞满了各种衣服和毛毯,还特意加了一个被褡子用来防潮。
- 在寒冷的冬夜,小李用了一条柔软舒适的被褡子给爷爷奶奶盖在腿上,让他们感到格外安心。
- 每年冬天,老张都会亲手为家人制作几块新的被褡子,既实用又充满心意。
请注意,“被褡子”这种表达方式并不广泛使用,在正式或书面语境中可能会使用更具体的词汇或短语来替代。如果需要更加准确的信息或者在特定地区有特别的用法,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进一步确认和解释。
分词解释
被
bèi,pī
1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2 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3 遭遇,遭受:~灾。~难(nàn)。4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5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