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诵不绝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诵不绝的简介:

chuán sòng bù jué
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 AI解释

词语《传诵不绝》的详细解释

传诵不绝 这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传”和“诵不绝”两个部分组成。“传”指的是传播、流传,“诵不绝”的意思是朗诵或传述的声音不断。合在一起,表示某人的事迹、作品、名言等被广泛传播,人们不断传颂。

详细释义:

  1. 含义: 描述的是某个事物(如诗句、故事、理论)在民间或文化中广为流传,没有人停止过传诵。
  2. 情感色彩: 多用于正面表达赞美和推崇。常用来形容某事被广泛传播,具有深远影响。

成语用法:

  • 通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杰出人物的事迹等。
  • 形容这些事物因为其重要性或价值而广为流传,在人群中口耳相传。

五个例句

  1. 小说《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传诵不绝,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2. 那首歌谣在民间代代传颂不绝,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这位诗人的诗篇传诵不绝,即使在他的时代之后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4. 他讲述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以至于孩子们听了一个又一个夜晚,传诵不绝
  5. 那个英雄的传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传诵不绝,成为了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这些例句生动地展示了“传诵不绝”这一成语的应用场景和丰富内涵。

分词解释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sòng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3 诗歌:作~(作诗)。4 怨谤。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jué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