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抵乌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玉抵乌的简介:

yǐ yù dǐ wū
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同“以玉抵鹊”。

  • AI解释

《以玉抵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者惯用语,可能是对某个词语或短语的误记或者是某个地方方言、俚语的表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常被比喻为美好、纯洁和珍贵的事物,而“乌”通常指的是黑色或不好的事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解的话,这个表达可能意在以美好的事物来抵消或者替代那些不好的事物。

不过,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并提供造句,我们可以假设这是对于“用好的东西去代替坏的东西”的一种比喻性说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几个句子:

  1. 为了改善班级学习氛围,老师决定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来以玉抵乌,替代之前的单调复习方式。
  2.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他巧妙地用精彩的开场白和生动的段落讲述,成功地将原本可能乏味的内容以玉抵乌,赢得了评委的好感。
  3. 为了促进公司的绿色文化,管理层决定用环保材料的使用来以玉抵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城市管理者希望通过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园数量,来以玉抵乌城市中日益增加的建筑密度带来的压力。
  5. 在家庭关系紧张时,父母选择通过更多地倾听子女的想法与需求,来以玉抵乌之前的指责与冲突。

如果《以玉抵乌》是指具体的某个成语或表达,请提供更多的语境信息或者具体来源,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

1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制。~抗。~赖。2 顶撞,冲突,矛盾:~触。3 代替,相当,顶替:~押。~偿。~充。~还(huán )。4 到达:~京。~临。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