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攻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夷攻夷的简介:
yǐ yí gōng yí
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 AI解释
《以夷攻夷》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于正式的语言或文学作品,但从其字面意义推测,可以理解为利用外部力量来攻击或对付内部的问题。这种表达方式是借用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逻辑,用来比喻用敌人的方法、手段来对抗敌人或者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详细解释
- 以夷攻夷:这里的“夷”通常在古代指代边远的民族或国家,在现代则多用于形容外来势力。整个成语表达的是使用外来的(不一定是敌对的)力量、方式或技术来对付内部的问题,类似于利用外部因素解决问题。
造句
- 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改进,这可以看作是“以夷攻夷”的成功案例。
- 在网络安全领域,我们通过学习和分析黑客的攻击手段来提升系统的防御能力,这也是一种“以夷攻夷”的策略。
- 为了提高国内教育质量,某市引进了国外知名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这是典型的“以夷攻夷”做法。
- 这次城市治理中,政府邀请了几家国外的城市规划公司参与进来,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可看作是“以夷攻夷”的具体实践。
- 为了增强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企业选择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人才,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自身实力,也是一种灵活运用“以夷攻夷”策略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夷攻夷”通常带有一定的比喻意味,并不直接指对外战争或敌对行动。它更多地用于描述一种战术或战略思想,在不同的领域和场景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夷
yí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攻
gōng
1 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2 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3 治病:以毒~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