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1839-1890)的拼音、解释、组词

曾纪泽(1839-1890)的简介:

zēng jì zé(1839-1890)
清末外交官。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子。通晓外文,留心时事。任驻英、法公使,兼驻俄公使。1881年与沙俄谈判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中国伊犁领土主权。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后任海军衙门帮办、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撰《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

  • AI解释

详细解释

曾纪泽(1839年6月7日—1890年2月24日)

曾纪泽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和外交官,也是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他是曾国藩的次子,曾在父亲幕府中学习,并随曾国藩参与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平定工作。曾纪泽在外交领域表现突出,在担任中国驻英法公使期间,他成功地为清政府争取到了更多的权益。

曾纪泽不仅在政治和外交上有所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他的诗文体现了晚清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特色,展现了他在学术上的涉猎广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思考。此外,他还参与了《中法新约》的谈判,并且积极参与洋务运动。

造句

  1. 曾纪泽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在曾纪泽的努力下,《中法新约》最终签订,为当时中国的利益争取到了一些实质性的保护措施。
  3. 曾纪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学者。
  4. 面对西方列强的压力,曾纪泽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5. 晚清时期,曾纪泽以其丰富的知识背景,在国内外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zēng,cé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2 同“ 增 ”,增加。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4 姓。

jì,jǐ

1 记载:~年。~元。~行(xíng)。~实。~念。~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2 记年代的方式:一~(古代指十二年)。世~(一百年)。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4 法度:~律。违法乱~。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

zé,shì

1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 洗濯。5 汗衣,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