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使的拼音、解释、组词

来使的简介:

lái shǐ
1.谓负有使命而前来。 2.派来的使者。 3.泛指来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派来的使者。《韩非子.存韩》:「斯之来使,以奉秦王之欢心,愿效便计。」《红楼梦》第四回:「却说黛玉同姊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与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

来使》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指的是来访或派遣来的使者。在现代汉语中,“来使”一词虽较少使用,但在古文、历史文章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会有所提及。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来”表示到来或访问;“使”意为使者。
  2. 引申义:在古代,来使多指来访的国家派遣到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外交活动的人。这些人可能携带国书、礼物等,旨在加强或维护双方关系。

造句:

  1. 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出“来使”访问中国,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2. 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带回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信息,“来使”的贡献不可小觑。
  3.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各个国家之间的“来使”频繁往来,共同推动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4. 明朝时,为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明朝皇帝多次派遣“来使”,并举行隆重的接待仪式。
  5.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虽然他是一位僧侣而非官方使者,但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来使”形式,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这些句子展示了“来使”在古代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