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的拼音、解释、组词

半途而废的简介:

bàn tú ér fèi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半途而废」之「途」,典源作「涂」。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语本《礼记.中庸》。△「中道而废」

2. 《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1>而废,吾弗能已2>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注解〕 (1) 涂:通「途」,道路。 (2) 已:停止。

3. 「半途而废」原作「半涂而废」。「半途」是半路的意思,即「中道」、「中途」,「半途而废」是指半路就停下来而不再前进,整句成语引申为事情没能持续下去就停止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庸》,孔子认为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假如半途而废,而他是绝不能中途停止的。充分显露出对圣人德行的向慕。「半途而废」就用来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1. 比喻事情还没做完成就停止。【例】勇者坚持到底,弱者半途而废。

1. 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西游记》第五七回:「沙僧只叫:『怎么好!怎么好!』这诚所谓半途而废,中道而止也!」

半途而废》的详细解释

半途而废 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不完成的情况。这个成语通常带有批评或负面的意义,意在警示人们要有始有终的精神品质。

  • 字面意义: “半途”指的是事情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而废”是废弃的意思。
  • 引申意义: 用以形容做事、学习等没有完成全部过程就放弃的情况,往往是因为缺乏毅力或决心。它也常用来指计划中的项目中途被停止。

造句

  1. 他因为工作太忙,导致新学的课程半途而废,现在只能重新开始。

  2. 如果大家都能坚持到底,就不会有半途而废的现象发生。

  3. 他这次考试成绩不佳,是因为以前学习时常常半途而废的缘故。

  4. 这个项目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已经半途而废了。

  5. 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克服惰性,避免半途而废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半途而废”不仅适用于描述个人的行为习惯,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项目的进展或计划的实施情况。

分词解释

bàn

1 二分之一:~圆。~百(五十,多指岁数)。2 不完全的:多~。~岛。~透明。~脱产。3 在中间:~空。~路上。~夜。4 喻很少:一星~点。

1 道路:路~。~径。旅~。长~。坦~。日暮~穷。前~。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fèi

1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3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5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