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的拼音、解释、组词

泊秦淮的简介:

bó qín huái
诗篇名。唐代杜牧作。全文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者在秦淮(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因听歌而引起的怀古伤今之情,隐含着对唐末国势不振、世风奢靡的担忧和讽刺,语言含蓄,意境凄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诗名。唐杜牧所作。七言绝句。全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词语解释

  1. 烟笼寒水:形容夜晚的水面被烟雾笼罩着,显得格外寒冷。"笼"在这里有笼罩、缠绕的意思。

  2. 月笼沙:描述月亮的光洒在沙滩上,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感。"笼"是覆盖或包围之意。

  3. 泊秦淮:诗人夜间把船停泊在秦淮河畔,秦淮河在今南京市南,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4. 近酒家:指诗人的船上靠近了有卖酒的店铺的地方。这里的“酒家”指的是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

  5. 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这里代指歌女或歌妓;"亡国恨"是指国家灭亡的历史教训,暗示国家衰败的原因之一在于统治者的享乐与奢侈。“商女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那些沉迷于享乐的贵族和官员们的讽刺。

  6. 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原为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中的一首,因诗中有“璧人兮不来,夜长兮心起愁”之句,后世以此曲名借指亡国之音。“隔江犹唱”意为歌声从远处传来,暗示虽然国家已经衰败,但人们依旧沉浸在享乐之中。

造句

  1.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境总是让人心生向往。
  2. 泊秦淮近酒家的时候,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3. 商女不知亡国恨,只知在歌楼酒肆中歌舞升平,令人唏嘘不已。
  4. 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让人想起历史的兴衰更替。
  5.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画面感强烈,仿佛身临其境。

分词解释

bó,pō

1 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2 停留:飘~。3 〔落(luò)~〕见“落1”。4 安静:淡~(亦作“澹泊”)。

qí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暮楚。~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2 中国朝代名:~代。~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3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huái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