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的拼音、解释、组词

水龙吟的简介:

shuǐ lóng yín
①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二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②曲牌名。有调无词。为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

  • AI解释

水龙吟》是宋词的一种词牌名,也是曲牌名。它源自唐代法曲,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词调形式。其因开头二字“水龙”而得名。该词牌结构较为复杂,通常为上阕10句64字,下阕9句58字,共计122字。《水龙吟》的韵脚在各朝代有所不同,但多遵循平声韵。

解释

  • 调名来源:“水龙”二字取自于古代神话中的“九龙”,特别是其中的“水龙”,象征着祥瑞和力量。
  • 风格特点:《水龙吟》词风宏大、深沉,常用于表达豪迈的情感或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观的抒怀。
  • 内容表现:多涉及历史事件、自然景象或者个人情感等主题。

造句

  1. 春风吹破江南柳,又是一年花发。水龙吟中闻笛声,万里江山入画屏。
  2. 水龙吟起秋风凉,千帆过尽独凭栏。江上晚来人去远,月华如练映波澜。
  3. 看钱塘江潮涌水龙吟,万夫齐唱不胜情。海门一线天将暮,玉宇琼楼皆为城。
  4. 水龙吟引古今英雄泪,成败兴衰任自评。烽火连天书信少,白发三千空断魂。
  5. 闲来抚琴对明月,水龙吟曲更难寻。万里江山入画图,故人已老话桑林。

这些造句尝试捕捉了《水龙吟》这一词牌所蕴含的宏大情感和深远意境,但在实际文学创作中,《水龙吟》应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选用更为贴切的内容。

分词解释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

yín

1 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2 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3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4 鸣,叫:风~。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