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之乌的拼音、解释、组词
流火之乌的简介:
liú huǒ zhī wū
1.武王伐纣时预兆王朝勃兴的赤乌。
1.武王伐纣时预兆王朝勃兴的赤乌。
- AI解释
词语“流火之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文学化的组合,它并非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因此需要进一步分解来理解其可能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两个部分:“流火”和“之乌”。在现代汉语中,“流火”常用于形容夏季酷热、炎热难耐的天气状态;而“之乌”则可能是对某种鸟类或乌鸦的修饰性称呼。“流火之乌”可能意指在炎炎夏日,一只或一群乌鸦的形象或者情景。不过,这更倾向于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和比喻。
详细解释
- 流火:通常用来形容夏季天气炎热如火烧的情景。
- 之乌:这里的“之”,可以理解为结构助词,在这里可能无实际意义;而“乌”指的是一种鸟类,常用来形容黑色或黑色调的事物。
综合来看,“流火之乌”可被解读为在夏日酷热中出现的一群乌鸦的形象或者情景。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文学创作中,用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或者描绘特定场景。
造句
- 在《流火之乌》的背景下,他感受到了一种压抑而又炽热的气氛。
-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夏日的傍晚遇到了一群“流火之乌”,这让他想起了童年时的一段经历。
- 穿梭于炎热的城市街头,他仿佛看到了一只只翱翔在天空中的“流火之乌”。
- 在一片绿荫下的长椅上,他看着一排排“流火之乌”,感到夏天的热烈与宁静并存。
- 他们决定在一个酷热难耐的日子里,去寻找传说中的“流火之乌”,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灵感。
希望以上解释和造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请注意,“流火之乌”是一个较为抽象且富有想象力的概念,在具体语境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分词解释
流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
火
huǒ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4 发怒,怒气:~暴。~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6 形容红色的:~红。~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乌
wū
1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2 黑色的:~亮。~云。3 无,没有:化为~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足道哉?5 同“ 呜 ”,呜乎。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