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本的简介:

mín běn
1.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2.民间的奏本。

  • AI解释

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儒家学说,强调以民众为本、重视民意和民生。这一理念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政府应当致力于为民谋利,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福利。

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民本思想主张将百姓置于治国理政的首位,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百姓的利益。
  2. 历史渊源: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其中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高于君主和国家本身。
  3. 主要内容
  4. 民众的利益是治理国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5. 重视民意,倾听民众意见,以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6. 实行仁政,注重民生,减轻百姓负担;
  7. 要求官员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造句:

  1. 政府应当坚持民本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
  2. 在这次城市规划中,政府广泛征求了民众的意见,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
  3. 历史上那些深得民心的君主和王朝,都强调实施民本政策。
  4. 为了实现真正的民本治理,需要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5. 这次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更好地体现民本思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