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讼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刀笔讼师的简介:
dāo bǐ sòng shī
1.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1.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 AI解释
《刀笔讼师》中的“刀笔”与“讼师”,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合在一起则表示一种特定的职业形象。下面对这两个词进行详细解释,并提供五个例句。
详细解释
- 刀笔
- “刀笔”一词源自古代中国文官用具的使用情况,“刀”指削竹简或木牍的工具;“笔”则是书写文书所用之物。在古代,官员处理政务时需要记录、起草文件或法律条文,因此“刀笔”象征着从事书写工作的人。
-
在《刀笔讼师》中,这个词更多地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即指那些擅长运用文字和语言进行诉讼活动的职业人士。
-
讼师
- “讼师”,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专门替人打官司、处理法律事务的律师或代理人。他们精通法律法规,具备高超的辩论技巧,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为当事人争取权益。
- 在现代,“讼师”一词虽然仍被使用,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对从事诉讼职业人员的敬称。
例句
- 这位老先生曾是著名的刀笔讼师,在法律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 新来的年轻人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刀笔讼师,为正义发声。
- 在古代中国,许多有才之士都愿意成为刀笔讼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他不仅精通法律知识,还擅长用言辞说服法官和陪审团,因此被誉为出色的刀笔讼师。
- 尽管现代社会的法律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刀笔讼师这一职业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通过以上解释及例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刀笔讼师》一词背后的含义及其应用情境。
分词解释
刀
dāo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4 姓。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讼
sòng
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事。~案。~词。2 争辨是非:争~。聚~纷纭。3 自责:自~。4 古同“颂”,颂扬。
师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