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碎唾壶的拼音、解释、组词
击碎唾壶的简介:
jī suì tuò hú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晋代王敦酒后往往歌咏魏武帝诗歌,并以如意敲打唾壶以和节拍,造成唾壶边缘碎缺。典出《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后用以比喻对文学作品非常激赏。也作「击缺唾壶」。
《击碎唾壶》这个词语来源于一个历史典故,用来形容某人在兴奋或激动时情绪激昂到极点。具体来源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谢安,在一次聚会中听闻淝水之战大捷的喜讯后,因心情激动用力击打手中的唾壶(古人用于吐痰的小器具),以至于将唾壶击碎。
解释
- 历史典故:源自东晋时期。在淝水之战期间,晋朝军队取得了对前秦的巨大胜利,这一消息传到了谢安那里。据说,在谢安收到战报时,他正在与朋友们聚会,得知胜利的消息后异常激动,情不自禁地击打面前的唾壶,以至于将唾壶击碎。
- 情感表达:这个典故主要用来形容人在极度兴奋或惊讶的情况下做出激烈反应。
造句
- 王经理听到公司上市的消息后,激动得击碎了手中的杯子。
- 当她得知自己获得了比赛第一名时,击碎唾壶一般地叫出了声。
- 小李在得到升职通知的瞬间,竟然击碎了面前的水杯。
- 朋友告诉她考上大学的好消息后,她兴奋到差点把手中的茶杯打碎。
- 老板听到销售业绩突破目标时激动得击碎了手中的烟灰缸。
以上例子展示了“击碎唾壶”这一成语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击
jī
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2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3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gǔ)~(亦作“摩肩击毂”)。
碎
suì
1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裂。粉~。粉身~骨。2 零星,不完整:~屑。琐~。~琼。支离破~。3 说话唠叨:嘴~。闲言~语。
唾
tuò
1 口腔里的消化液:~液。~涎。~沫。2 啐,从嘴里吐出来:~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骂。~手可得。~面自干。
壶
hú
1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酒~。喷~。油~。2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