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的拼音、解释、组词
桃叶渡的简介:
táo yè/xié dù
1.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
1.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地名。在南京秦淮、青溪两水合流处,因晋朝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作〈桃叶歌〉三首,因而得名。
《桃叶渡》的词义与出处
“桃叶渡”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一个文学意象,主要来源于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献之为其爱妾桃叶所写的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叶渡”常被用来象征离别、相思之情或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怀念。
背景故事
相传东晋时期,王献之(即“书圣”王羲之的儿子)非常爱慕他妹妹的小侍女桃叶,并经常乘船与她相聚。有一次,王献之为桃叶写了一首诗,在渡口将这首诗和一封给桃叶的信一起投入水中,希望她的船只能顺流而下找到它。“桃叶渡”这一名字也因此流传下来。
文学象征
“桃叶渡”在文学中常常被用来表达: - 离别之情:人们通过与离别相关的情境产生共鸣。 -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包括情感)的向往和执着。 - 相思之意:传达出深切的情感寄托。
造句
- 虽然时光荏苒,桃叶渡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但那首诗却依然传唱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 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我心中的桃花源却是那个古老而又浪漫的桃叶渡。
- 他独自站在桃叶渡边,凝视着远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他心中从未离去的人儿。
- 这座城市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但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那条古老的桃叶渡,它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情感。
- 每次经过桃叶渡,我都会想起那位才华横溢的书圣和他的爱人,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总能让我感动不已。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桃叶渡”在文学作品中的多重含义及其深刻的意蕴。
分词解释
桃
táo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3 指核桃:~仁。~酥。4 姓。
叶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
渡
dù
1 横过水面:~船。~桥。~河。摆~。强~。远~重洋。2 由此到彼:~过难关。3 转手,移交:引~。4 过河的地方:~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