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线行针的拼音、解释、组词

步线行针的简介:

bù xiàn xíng zhēn
比喻周密布置。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原指裁缝衣服的技术。借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哪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亦作行针步线、行针布线、行针走线。

1. 原指裁缝衣服的技术。借喻安排缜密,规划周详。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哪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也作「行针步线」、「行针布线」、「行针走线」。

词语“步线行针”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惯用语,从字面理解来看,“步”指的是行走、移动,“线”可以指缝纫时的线条,“行针”则是针灸术语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个词汇似乎与缝纫和中医相关。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步线行针”这一固定搭配或者成语。

为了更好地帮助你理解,我将尝试给出可能的解释以及造句:

  1. 解释:根据字面意义,“步线行针”可以被理解为在进行某种活动(如缝纫或中医治疗)时,每一小步动作都在沿着线条前进。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做事的过程是逐步而精细的。

  2. 造句:

  3. 小李学习缝纫技术时,总是注重每一个细节,“步线行针”地完成每一步,因此进步很快。
  4. 在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时,医生会“步线行针”,按照经络和穴位准确下针,确保治疗效果。
  5. 为了制作一件完美的绣品,她需要一丝不苟地“步线行针”,才能让图案栩栩如生。
  6. 初学者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缝纫机时,“步线行针”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7. 在复杂的设计中,设计师会通过“步线行针”般的方法来完善每一个环节。

如果这个词汇有特定的语境或文化背景,请提供更多的信息,这样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它的含义。

分词解释

1 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 埠 ”,多用于地名。7 姓。
线

xiàn

1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2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曲~。~条。3 像线的东西:光~。视~。~索(➊事情的头绪或门径;➋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生命~。4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希望。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zhēn

1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2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3 用针扎治病:~灸。4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