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之武的拼音、解释、组词

止戈之武的简介:

zhǐ gē zhī wǔ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AI解释

《止戈之武》这个词汇并非来自于中国传统典籍,但从其字面意义推测,“止”意味着停止或阻止,“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象征军事力量或战争状态,“武”则涉及军事、武术等。“止戈之武”的意思可以引申为通过武力或军事手段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这个词语更偏向于一种理想化或者哲学性的表达,在现实中更多时候是通过外交途径、和平协商等方式达成目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止戈之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句子来进行造句:

  1. 他作为军队指挥官,在和平时期致力于推广非暴力解决争端的方式,实现了真正的止戈之武。
  2.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旨在以对话和合作代替对抗,体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止戈之武思想。
  3. 古代的偃武修文政策,提倡通过文化和教育的力量来替代战争与暴力,这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止戈之武。
  4. 电影《战狼》中的主人公冷锋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战士,更是一个追求和平、用实际行动制止战争的人,他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止戈之武。
  5.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探索更多非军事手段来解决冲突和维护世界和平,这也是一种现代版的止戈之武实践。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止戈之武”不仅仅是一个字面概念,它还蕴含了对于和平、合作与共存的美好愿景。

分词解释

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

1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倒(dǎo )~。枕~待旦。2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器。~警。~林。~坛。~生。~旦。~丑。~净。~举。2 勇猛,猛烈:英~。威~。~断。~士。~夫。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行(xíng )不数~。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