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车同轨的拼音、解释、组词

书同文,车同轨的简介:

shū tóng wén,chē tóng guǐ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 AI解释

书同文,车同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出自于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中所记载的一段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通过统一标准和规范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管理。

详细解释: - 书同文: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动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采取了统一度量衡以及文字的标准措施,规定全国使用同一字体(小篆),以便于文书往来和信息传播。 - 车同轨: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一,车辆大小不同,给交通带来不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修筑驰道,使道路宽度一致,并且所有车辆的轮距相同,便于运输与出行。

这两个措施反映了通过标准化和统一化来增强国家治理的效果,是实现“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步骤。

造句: 1. 秦始皇在位期间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等重要政策,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较为统一的传承。 2. 为了使全国范围内的法律制度更加一致,政府计划实施书同文式的改革措施。 3. 这个新的品牌推广策略就像秦朝统一六国时实行的“车同轨”一样,能够有效地推动市场的一致性和标准化发展。 4. 在教育领域中,提倡书同文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提高整体的文化素养水平。 5. 为了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书同文式的标准体系,以确保信息的有效沟通和资源共享。

分词解释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chē,jū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3 用水车打水:~水。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5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6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7 姓。

guǐ

1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2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3 应遵循的规则:~度(dù)(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