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的拼音、解释、组词

举棋不定的简介:

jǔ qí bù dìng
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乌乎!《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宁子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殆必不可。君子之行,思其终也,思其复也。《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诗》曰:『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今宁子1>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2>,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注解〕 (1) 宁子:宁喜,春秋卫国人,生卒年不详。宁,音ㄋ|ㄥˋ。 (2) 耦:音ㄡˇ,指下棋的对手。

3. 「举棋不定」本指下棋时,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一个故事:春秋时,因为无道被驱逐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臣来和宁喜商议回国复位的事情,宁喜同意了。大叔文子听到之后就说:「唉!《诗经》有言:『我自身都不见容于人,哪里还顾得到我的后代?』宁喜可说是不顾后代的人。怎么可以答应这件事呢?君子行事要考虑周密,《书经》上说:『凡事自始至终都抱持谨慎小心的态度,才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诗经》也说:『要日夜努力不懈,全心全意地侍奉国君。』今天宁喜对迎立国君复位这事的态度还不如下棋来得慎重,他怎能免除祸害呢?下棋的人如果拿著棋子却不知道下在哪里好,就无法战胜对手,更何况是迎立国君这样的大事而无法拿捏恰当?他一定免不了灾祸。九世相传的卿族,若这样一举被灭掉,真是太可悲了!」果然,卫献公回国重登王位之后,便找了个借口,把宁喜全族给灭了。后来「举棋不定」就用来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1.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例】他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1.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决定下一步怎样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后比喻做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二.酷忍》:「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举棋不定,前哲所戒,储位至重,岂宜数易?」

《举棋不定》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比喻在做决定时,像下棋那样犹豫不决,无法作出选择。后来用来形容人做事时态度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举棋指的是下棋时拿棋子的动作;不定则是指没有确定的方向或结果。
  • 比喻义: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在重要抉择面前犹豫不决的情况,反映了人们面对选择困难时的心理状态。

造句示例:

  1. 小明对于是否要转学一直举棋不定,妈妈建议他勇敢一些做出决定。
  2. 在面试前,我总是举棋不定,不知道应该穿职业装还是休闲装。
  3. 面对公司的晋升机会,小李显得有些举棋不定,怕选择错了方向而后悔。
  4. 他们在是否买房这件事上举棋不定,因为担心买错地方或者时机不对。
  5. 决定毕业后是就业还是考研时,他显得很举棋不定,纠结了很久。

以上句子展示了“举棋不定”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决策中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1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2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3 发起,兴办:~义。~办。创~。4 提出:~要。~例。5 推选,推荐:推~。荐~。6 全:~国。~世。~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8 攻克:“一战而~鄢、郢”。

1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围~。~盘。~道。星罗~布。举~不定(喻拿不定主意)。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