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黍的拼音、解释、组词

角黍的简介:

jiǎo/jué shǔ
1.食品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粘黍,故称。

  • AI解释

角黍》是中国古代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它又名“粽子”,是一种用竹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等食材制成的食品。名称中的“角”形象地描述了它的形状——两端尖锐像动物的角,“黍”则指其主要成分是米类,通常为糯米,也有以大米、红豆等多种馅料制成的版本。在中国南方地区尤为流行,不仅是节日习俗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地方特色美食。

以下是五个使用“角黍”的造句:

  1. 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妈妈早早地开始包制各种口味的角黍
  2. 今年端午假期,我和家人一起品尝了各式各样的香甜角黍
  3. 家乡的传统习俗中,除了赛龙舟外,还有吃角黍这一重要环节。
  4. 小明家在端午节前一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角黍,以供全家享用。
  5. 节日市场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角黍,让人垂涎欲滴。

分词解释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shǔ

1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